導覽完「太巴塱部落」後,雖然雨勢緩和了但還是下著些許小雨,所以原本於田園中品嚐的紅糯米田野餐桌,移到「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內舉辦。
吉安鄉山腳下的「銘師父餐廳」,選用在地花蓮、原民…等食材,做出一道道創意餐點及料理合菜,現在防疫期間也多出外帶桌菜可以選擇。
「開飯川食堂」菜單上盡是滿滿川菜料理,讓想在花蓮品嚐鮮香麻辣的人們一個餐廳新選擇,流口水雞、老火鍋水煮牛、麻婆燒豆腐、花椒炸蛋,還是只有在花蓮遠百店才能品嚐到的東部限定菜色,想吃建議記得先訂位唷!
以原始技法呈現原住民料理的的「犇犇廚坊」,提供一次能品嚐到海味、山味、野味、在地野菜及湯品的野味套餐,阿中主廚說透過慢食也讓人更加了解原住民料理及傳統文化,現在就跟著小薛哥一起探訪同時身為花蓮原住民慢食餐飲指標新銳據點的「犇犇廚坊」吧!
除了招牌小卷米粉湯及各式海鮮熱炒外,「歐桑米粉湯」還有號稱滷肉飯界的LV!榮獲第二屆台灣炒飯王東區花蓮代表的金沙蝦仁炒飯!從中午11點到凌晨12點,包括午餐晚餐下午時段都有營業唷!
位於「赤科山」上最高點的『黎明農園』,這裡的傳統客家無菜單料理搭配金針美食,除了讓小薛我下飯到讚不絕口外,還有置高點才能欣賞到的絕美金針花海景觀,此時品茗更能別有一番風味。 位於「汪家古厝」與「赤科農場」中間的『黎明農園』,正好是「赤科山」上最高點的住家,擁有絕美的金針花海視野景觀。
富里鄉農會一樓除了有富麗米、段木香菇、金針花...等在地農產品外,別忘了到二樓『富麗禾風』餐廳品嚐富麗便當,多人的話還可以預約合菜,搭配Q彈可口的富麗米真是美味。 富里鄉農會位於台九線上,玉里往南至富里的路上左手邊就看的見了。
『春日社區織羅部落』風味餐可是要先打電話預約才吃得到的,除了鹹豬肉、桶仔雞、炸溪哥...等原民美食外,運用當地才有的葛鬱金製作而成的果凍布丁可是很美味的。 ※ 本文為 體驗邀約,感謝『花蓮縣政府農業處』邀請踩線:)
瑞穗富源『拔仔庄常民文化館』裡的『樂齡食堂』,是享用在地媽媽客家料理的好地方,梅干控肉、白斬雞、糖醋魚...等家常菜真是鹹香下飯呀! ※ 本文為 體驗邀約,感謝『花蓮縣政府農業處』邀請踩線:)
在花蓮川菜餐廳中,由花蓮廚神黎師傅出品親自操刀的『川府老媽』,其招牌新派川菜著重於運用花椒的特殊香麻風味入菜,在四川菜上可是獨樹一格,總之想品嚐香麻過癮的川菜就來這裡吃吧! ※ 本文為 試吃邀約,感謝『川府老媽新派川菜』的招待:) 由花蓮廚神黎師傅出品親自操刀『川府老媽』,就位於花蓮市區的明禮路上,從 芭樂一號古厝便當 開始,到現在 一戶人家料理亭 轉型成這家新派川菜館,黎師傅可是有他自己的堅持在...